好氧发酵处理技术
(一)技术原理
通过微生物将厨余垃圾与农林有机废弃物分解转化为有效的、稳定的、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,经过四个阶段的发酵过程实现无害化、减量化,最终产品实现肥料化、基质化。
图为处理工艺流程。
各种好氧发酵处理技术有其不同的特点,通过比较处理废弃物占地多少、处理吨成本耗电、发酵时间长短、设备操作难易与投资高低、人工投入多少、处理过程对环境产生的臭味异味多少,可以了解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点和不足。
(二)典型案例
1.密闭式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典型案例
实施地点: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北丰年村
实施规模:村域范围内的园林废弃物与少量厨余垃圾协同处理
处理工艺流程
配备的设施设备
设备组成:预处理系统、好氧发酵系统
投资规模与处理能力
环境控制
臭气控制:采取化学除臭和生物除臭。
渗滤液控制:采取秸秆等干辅料与液体混合后发酵。如果渗滤液量大,则将其排入污水存储池,定期外运污水处理站无害化处理。
运行模式与机制:可采用政企共管或第三方托管或村自行管理。农户自行垃圾分类,定点投放。村负责将垃圾输运至垃圾处理站。政府对村垃圾处理项目进行投资与监管。企业负责项目建设维护并交由第三方全程托管运营。政府获得农村环境治理效果,村民提高生活质量,企业建设与运营获得一定收益。
2.智能纳米膜发酵技术典型案例
实施地点: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美林间草莓蓝莓园
实施规模:镇域范围内厨余垃圾与园林废弃物混和处理
技术特点:智能纳米膜发酵设备,底部配套了立体多层曝气系统,给堆体内微生物提供足够的发酵所需氧气。随着温度上升,微生物将物料中的有机物分解,产生了氨气、硫化氢等臭气分子外溢。但是纳米膜的微孔结构,能够阻挡外面的水分进入,氨气、硫化氢等大分子不能通过,溶于膜表面的水蒸气最后返回到堆体再被微生物所利用,这样就达到了即除去水分、又没有臭味的效果。底部铺设的防渗膜收集渗滤液并可循环利用于堆肥。该工艺操作简单,通过传感器连接物联网设备远程智能控制,在手机或电脑上即可24小时监控;省时、省力、省人工;投资少、无需基建;堆肥效率高、适用范围广。
配备的设施设备
投资规模与处理能力